11月22日,万安县人民法院启动诉前调解模式,就一起农村小牛走失返还案件进行现场调解。经过法理情并用,一起历经四个多月的纠纷案件顺利调解结案。
8月8日,枧头镇派出所接到远在广东的赖某报警电话,称其68岁的母亲谢某饲养的母牛所生的一头小黄牛被同村的刘某牵走锁在家中,不愿意归还。接警后,民警驾车来到村里。经了解,小黄牛于今年5月上旬放养在山上走失未归。8月初,谢某在同村居民刘某一杂房内发现一类似特征的小黄牛。谢某认为该小黄牛就是自家丢失的,于是自行与刘某多次沟通,刘某坚称该小黄牛属于自家母牛所生,沟通未果,于是赖某报警求助。
因平时同村的牛均会放养在山中,且经常会在一起吃草、活动,双方都能说出该小黄牛的外貌特征,均坚持小黄牛是自家所有。民警与村委会干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未果,遂建议向法院起诉。于是赖某一纸诉状,将刘某告上法庭,要求对小牛进行DNA司法鉴定,让被告归回小黄牛并补偿原告人工费2000元、广东往返的车旅费3000元。
法院接到诉状后,认为系同村间的民事纠纷,于是决定启动“143+N”矛盾纠纷诉源治理机制,同时对原告提出的DNA司法鉴定申请向多个司法鉴定机构咨询联系,做好两手打算。经过村委干部和法院司法鉴定人员的多次协调下,双方仍未能达成协议。
考虑到牛通人性的特点,法官决定采用小牛认母实验的方法。11月22日,法官让原告将母牛牵出,让被告牵出包括争议小牛的共三头小牛,共同来到村里一处田间,进行认母实验。考虑到小牛失踪长达四个多月,法官心里也没底,起初,三头小牛和母牛一直无法凑到一起。就在母牛和三头小牛相距不到三十米时,母牛叫了一声,那头争议的小牛马上回应了一声,之后四头牛赶在一起,争议小牛和母牛明显更亲近。几分钟后,原告将母牛往回牵,争议小牛也跟着一直走,直到回到原告家牛栏,另两头小牛则停在原地不动。面对此情此景,法官心中有了更大的把握。
法官主持双方再次到村委会综治中心进行调解,对认母实验判断小牛归属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被告返还小牛,原告适当补偿被告数月饲养费,争议在没有鉴定的情况下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