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帮扶干部

九斗村第一书记曾春明

  发布时间:2018-06-13 09:30:00


    曾春明,男,汉族,1973年2月8日出生,1995年7月入党,硕士学位。2016年10月,被县委组织部选派到枧头镇九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严格按照县委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书记”工作职责,协助枧头党委、政府和所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对其所结对帮扶的七户贫困户认真细致的做好各项帮扶工作,展现出了一名人民法官的优良职业操守和务实工作作风。

    一、摆正位置、处好关系。

    第一书记有着特殊的身份,是上级党委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从接受任务的第一天起,他就正确定位自己在村里的角色, 正视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处理与村“两委”关系时,认真践行工作到位不越位,出谋划策不包办,遇事帮忙不添乱的原则,积极为村“两委”各项工作出思路,为脱贫攻坚想办法,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小事做起,与村委干部之间形成了同志加战友的良好关系。同时自觉接受镇办党委的领导,主动与镇党委领导汇报工作,取得支持,体现了一名法官的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形象。

    二、深入走访,掌握民情

    九斗村共有16个村小组,系由两个村合并而来,2014年全村农业人口683户2862人,其中建档立卡203户756人,至2017年底全村还有贫困户127户507人。一直以来,该村受地理环境、交通制约,生活习惯的影响和制约,整体基础设施落后,无大型种养基地或企业个体,从担任第一书记起,他就迈上向贫困发起攻坚的奋斗之路,虽然2016年他还在窑头法庭担任庭长,审判工作任务繁重,窑头镇还有七户贫困户结对帮扶任务,工作两头跑。但他抽出时间,在二个月内就走遍了全九斗村的127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他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建立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解决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他结合当地村情,提出了“建车间、建基地、强组织、树新风”的工作思路,切实推进扶贫车间和村级产业基地建设,提升村级造血功能,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致富增收。在全镇 率先建立村级光伏发电基地22.5千瓦,率先建立村级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室。同时,问诊把脉,因户施策,发展长短产业,让贫困户朋友找准脱贫致富路子,引导鼓励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三、瞄准靶心、助力脱贫

    根据县委县政府部署,在全村稳步推进产业布局,精准发力,切实保障贫困户的增收来源。一是引进企业扶贫车间。2017年6月,通过与其朋友联系,积极引进万安县枧头万枫电子厂在九斗村设立扶贫车间,积极帮助扶贫车间建厂协调用地,帮助通电通水。目前车间最高峰有员工132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人,每月人均工资可达2500元。二是发展传统肉牛和家禽养殖。分别在2017年9月27日、2018年1月11日,3月11日聘请农技专家和致富能人在村委会和枧头中学现场授课、发放培训资料,授种植养殖技术。三年来全村共出栏肉鸡16750羽、肉牛260头、生猪2500头、灰鹅180羽。三是大力发展油茶种植。积极协调九培村坑尾组刘昌海等林地所有人,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建立了九斗村比坪油茶产业基地100亩,前期投入资金22.8万元,与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四是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长效产业,夯实村级集体经济。为了流转光伏基地土地使用权,千方百计想办法,反复多次上门与土地所有者进行协商流转事宜,最终在今年4月27日达成100千瓦光伏基地用地流转书面协议。

    四、查缺补漏、补齐短板

    一是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逐户落实全村村民安全住房和基础建设。有力推进危旧土坯房拆除和危旧房维修工作。坚持能拆即拆非拆即粉的原则,通过多方做好村民思想工作,自2016年以来共拆除危旧土坯房正栋35栋,杂房170间,共21000多平米,对结构较好,符合安全居住但有碍观瞻的住房进行相关改造,其中黑改彩38栋,房屋内外墙维修粉刷近7万平方米,二楼封扣板4800平方米,铺设一楼楼板750平米。同时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两年来,共有5个村小组已实施自来水安装工程、8个村小组全面实施了村庄整治工程,共修建宽2.5米以上的入户公路5.5公里,排污沟2.6公里,改水36户,改厕88户,全村实施了“七改三网”全覆盖,实现户户通水泥路,家家用上安全水。在修建窝里背连接金塘村的公路桥时,因系前期路面工程的扫尾工作,资金无法着落,两村又辖两个镇,相互推诿,该桥耽搁两年未能修通,两边村民通行困难。为修通该桥,他找设计,找资金,找建筑人员,现场指导,硬是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顺利建成,解决了村民多年的通行困难。村民宋建国说:“我就相信曾书记,会实打实为老百姓做事”。二是针对前期贫困户一户一档资料涂改严重,装订较乱的现象,他主动设计表格,主动录入电子文档,硬是花费他二个月的时间,对全村127户贫困户的信息资料全部录入了电脑,制作了统一的电子档,并打印装订,确保了资料信息的准确和统一。

    五、倾听民声,排忧解难

    一张名片接近与百姓的距离,一个电话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一个微信群架起帮扶人员与贫困户的友谊桥,一次次看望和捐赠体诠释着为民情怀。

    为做好第一书记工作,他印制了第一书记联系卡,发放到村民手中,卡上印有自己的头像、手机号码、工作承诺,平时村民有什么困难和诉求一个电话就可以找到他。两年来,他接到了不少九斗村民的电话咨询或诉求,有远在外地的,也有家在本地的,只要他能办到的,不论是帮扶工作还是法律问题,都做到了真诚耐心的解答,他都能从不推卸,敢于担当,通过电话为村民解决了不少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庄坑的袁建兵虽在外地务工,但多次电话后,彼此如朋友:“谢谢曾书记,我要好好努力”,但为做好帮扶工作,他建立了一个矿物质人员与贫困户共同的微信交流群,在微信群中,定时发布帮扶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了贫困户对政策的知晓度,也增进了帮扶人员与贫困户的密切联系。罗江的康宽善虽未谋面,但非常感激的说到“谢谢曾书记,我回来一定要来拜访你”。对于生活困难或住院的贫困户家庭成员,他积极上门看望或捐款捐物,两年来,个人出资为贫困户朋友捐资捐物达千元,受到贫困户和单位领导的高度赞赏。村民廖章华的孙子生病,他第一时间捐款,并积极联系办理特殊慢性病治疗卡,主动帮助解决其家庭实际困难,其妻子十分感动。洪妹阿住院,他三次前去看望并送去慰问品。

    六、 化解纠纷,构建和谐

    利用自身多年从事基层法庭工作的经验,积极排查和化解村内矛盾纠纷,两年来共化解各类邻里、田土、赡养等纠纷7起,确保矛盾不上交,构建了风正气盛良好风尚。庄坑的罗发恩,因系水库移民,因承包田分配纠纷,与其同村村民匡桂芬存在多年矛盾,一度发生打架。在得知情况后,他主动找到双方进行调解,从法律的角度给匡某进行普法,分析如今国家的土地政策和法律规定,同时从外围着手,与匡某的亲戚再次说明法律的规定,劝导匡某放弃声索争议承包地的想法,最终,在他耐心并严肃的调解工作之后,匡某未再要求承包权,双方纠纷得以解决。

    七、结对帮扶,捐款捐物

    身为扶贫第一书记,同时又亲自帮扶7户贫困户,他总是勇挑重担,以身作则,想方设法,不出色协调全法院帮扶人员,并带头做好各项帮扶工作任务。不但自己参与扶贫帮困活动,还积极动员其他人员参与到扶贫帮困工作和爱心捐赠活动中来,两年来,协调法院为所帮扶的九斗村捐资13万元,为建村捐资3万元,协调驻村企业鸿西果蔬公司爱心捐助近2万元,发起爱心捐物一次,发起微心愿捐款物一次,全体帮扶人员为所有结对贫困户送去微心愿达7万余元。

    在驻村帮扶的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立足服务群众,发挥自身知识和能力、寻求精准扶贫的办法,与村干部和村民一起苦干实干,有效解决了九斗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致富门路单一等的问题,使全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民人均收入提升到了7000元的水平,展现了一名党员勇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创新的时代风采。

 
 

 

关闭窗口